教学

首页 > 教学 > 正文

环境设计小学期:“建筑转译×空间再生”山西建筑群落的空间叙事

发布时间:2025-07-09阅读数:


为深化学生对山西传统建筑文化的认知,提升山西建筑群落调研与设计创新能力,0638太阳集团官网环境设计专业于6月底至7月初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山西建筑群落设计调研》小学期暑期实践课程。本次课程由程婷和张天歌老师全程指导,通过理论讲授、实地考察、测绘实践与设计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太谷地区典型历史建筑群落,从空间布局、营造技艺到文化内涵,全方位探索传统建筑的现代设计价值。课程以“调研为基、设计为用”为核心,旨在培养学生对地域建筑文化的敏锐感知力,并掌握科学的设计调研方法,为后续的创新设计积累扎实的素材与灵感。

深研营造之理,细琢传统之艺

课程第一阶段以理论学习和传统工艺体验为重点。围绕《山西建筑群落的特征与调研方法》展开专题讲座,系统讲解了晋商大院、庙宇建筑、民居聚落的空间组织逻辑与装饰艺术特色,并重点介绍了测绘记录、访谈调研、图像分析等专业方法。此外,课程特邀专家温建明先生开展砖雕技艺工作坊,在晋派砖雕博物馆内,学生们近距离观察了“鱼跃龙门”“岁寒三友”等经典砖雕纹样,并在温先生的指导下尝试了粗坯打制与纹样刻画,亲身感受传统工艺的精妙。在斗拱模型制作环节,学生们分组拆解了清代晋中地区典型的五踩斗拱,通过构件拼装与结构分析,深入理解了传统木构建筑的力学智慧与文化象征。

测绘记录与设计思维激发

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师生们前往太谷古县城开展实地调研。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卷尺、激光测距仪等工具对商业街巷、院落空间进行测绘,并手绘记录了门楼、影壁、木构件等细部装饰。程婷老师强调:“调研不仅是数据的收集,更是对建筑背后人文故事的挖掘。”因此,学生们还走访了当地居民,通过口述历史了解建筑的使用变迁与生活记忆。在调研成果转化环节,各组围绕“传统空间的现代转译”展开讨论,有的小组将晋商大院的“三进院落”布局转化为当代展厅设计,有的则提取砖雕纹样进行平面视觉再创作。这种从观察到思考、从记录到创新的过程,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  

传统营造智慧的现代演绎

本次课程以扎实的田野调研和创新设计探索圆满收官。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建筑测绘、图像记录、访谈调研等专业方法,更通过亲身观察与动手实践,建立起对山西传统建筑群落的深层理解。这次课程让同学们学会从建筑本体出发,发现文化基因,并将其转化为具有当代价值的设计语言。通过这次沉浸式的调研实践,学生们不仅提升了专业素养,更增强了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与创新传承的责任意识,为未来的设计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环境设计教研室供稿)

撰稿:张天歌校稿:范钱江校审:孙琪编辑:张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