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

STUDENT AFFAIRS

完满教育

首页 > 学工 > 完满教育 > 正文

涂鸦墙会说话 素坯藏着彩蛋 瓷器展在整活——大学生艺术展现场直击

发布时间:2025-04-25阅读数:

在数字洪流席卷校园的当下,第九届“十分创意”大学生创意文化节却以一场返璞归真、融合多元艺术体验的盛会掀起别样热潮。4月25日,第九届大学生创意文化节之“素坯焕彩”素坯创意刻画、“彩绘”涂鸦艺术创作以及“破界·共生”艺术融合创意展这三大特色活动圆满收官。在让学子暂别键盘与屏幕的同时,通过陶器素坯釉下彩三大艺术工艺的深度融合,用刻刀与陶土对话,在素色坯体上镌刻出属于Z世代的青春印记,让传统技艺与当代思潮在指尖碰撞出耀眼火花。这场跨越时空的创意碰撞,不仅是对匠人精神的致敬,更成为当代青年在科技洪流中寻找文化根脉的生动注脚。

“淬”火成钢,涂鸦墙变身“思政课堂”

涂鸦的一侧,校园特色育人文化元素与国防主题碰撞出火花。以“淬炼青春志,共筑国防魂”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涂鸦艺术活动,0638太阳集团官网数名学子用画笔“写”下对国防教育的热爱,将校园特色育人文化“绘”成青春印记。“涂鸦墙成了会‘说话’的育人载体,比课堂更生动!”

展台上的陶艺“宝藏”大揭秘

古朴典雅的展台上,整齐摆放着形态各异的陶器、未烧制的素坯以及色彩斑斓的釉下彩作品,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非遗研究员王俊婷同学站在一旁,向围聚而来的参者们介绍起陶器、素坯与釉下彩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意义。细致讲解,怎样去精准把握素坯的形状与比例,到烧制过程中所需要的温度与火候控制,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深入浅出。让大家了解到这些传统艺术形式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更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

指尖“破界”:从虚拟到真实的创作回归

数字浪潮席卷,指尖轻触素坯,以刀为笔,在素坯上刻下属于自己的印记高雅月老师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素坯的历史渊源、工艺流程以及文化意义,以及如何去流畅勾勒,并且亲自示范,讲解上色的基本要领。有人用几何图形解构东方美学,更多人将动画片中的人物融入陶艺语言,让传统技艺与当代符号碰撞出奇妙火花。当作品最终完成时,那种喜悦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参加者不仅获得了更多的艺术灵感,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种在艺术创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和社交的愉悦感,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开心。

匠心“共生”:传统文化与青年表达的双向奔赴

古色古香的展馆内陈列着琳琅满目的非遗展品,每一件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在非遗研究员刘思源的带领下,参们有序地进入并参观非遗文化博物馆。她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馆中各个非遗展品的概念、分类以及保护传承的重要性。通过讲解展品的历史,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让参者们深刻认识到非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

文化“出圈”:从校园工坊到社会美育的延伸

素坯作为陶瓷工艺的初始形态,承载着千年窑火凝练的美学基因活动圆满完成后参加者完成的素坯作品将被烧制,并放“博物馆”展览。更令人惊喜的是,活动期间开设的素坯创意”体验区,吸引众多学生以刻刀为笔,在素坯中释放压力、治愈心灵。“原来艺术疗愈不需要昂贵的工具,一片素坯就能让人静下来。”

第九届“十分创意”大学生创意文化节体验活动圆满结束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正如活动组织者杨文伟所说:“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青年是我们的未来。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希望让传统文化与青年表达实现双向奔赴,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这场始于泥土的创意风暴,正以青春之名,为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写下新的注脚。

体验新得

参加这次“素坯焕彩”素坯创意刻画体验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通过高老师的介绍,让我更加了解了瓷器是如何形成并如何上色。我从未没有尝试过在素坯上绘画。这次活动让我有机会将心中所想的转化为现实的作品。我拿起画笔,在素坯上小心翼翼地勾勒出心中的图案。虽然过程中有些手生,但每当看到笔尖在素坯上留下痕迹,那种成就感和喜悦就难以言表。

——视觉2401班侯登宇

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体验到了涂鸦的乐趣,还深刻感受到了创作的艰辛与美好。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心雕琢,每一次笔触都需要用心去感受。最终,当我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完成后,会感到特别开心和喜悦,感觉自己的作品会独特的光彩,那种满足感和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

——视觉2402班裴玮娜

这次活动还让我对陶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学习了如何控制画笔的力度和角度,如何运用不同的色彩和笔触来表现出不同的效果。这些技巧不仅让我在这次活动中受益匪浅,也为我未来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相信,这次活动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回忆。

——视觉2401班李贤钰

(撰稿:宋鑫怡  供稿:0638太阳集团官网  摄影:团总支宣传部  责任编辑:任海仙 秦晓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