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

STUDENT AFFAIRS

完满教育

首页 > 学工 > 完满教育 > 正文

【B类社团】 时 尚 沙漏 捕捉时光—— 动态流沙艺术DIY(沙画社)

发布时间:2025-04-27阅读数:

2025年4月25日15时至17时,V沙画社与纪念·文创产品社联合主办的“时·尚·沙漏,捕捉时光”动态流沙艺术DIY活动在毣谷书院完满·场报告厅温情启幕。活动以“时光”为灵感,通过创意流沙装置制作,让参与者在色彩流动中感受时间的诗意。现场提供透明沙漏、彩砂、滴管及装饰工具,由社员指导参与者设计分层配色、调整流速,并融入亮片等元素,打造专属时光艺术品。活动不仅是一次手工体验,更是一场关于“时间可视化”的沉浸式创作,吸引了众多师生参与,在指尖流动的沙粒间,定格了春日午后的浪漫与哲思。

沉浸创作,共赴时光之约

   照片定格了活动现场的创作盛况:参与者们坐长桌,低头专注地摆弄着手中沙漏,彩砂在透明容器中交织出斑斓层次。有人用滴管精准控制流沙走向,有人以镊子夹取材料点缀瓶身,还有人与邻座轻声交流配色灵感。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桌面上,与沙粒的微光相互映衬,空气中弥漫着专注与愉悦的氛围。这一画面展 现了活动“自由创作、共享时光”的核心理念——无论是独自探索还是协作互助,每个人都在以独特的方式诠释对“时间”的理解,让艺术成为连接个体与世界的桥梁。  

双人共执,流沙入瓶的精准协奏

镜头定格于两人协作注入流沙的细腻瞬间:左侧参与者以掌心稳托沙漏,右手拇指与食指轻捏瓶口调整倾斜角度,确保沙粒滑落轨迹如溪流蜿蜒;右侧搭档屏息凝神,滴管尖端距瓶口仅半厘米,金橙色流沙随手腕微动倾泻而下,在透明瓶壁内侧晕染出火焰般的渐变纹路。沙粒摩擦的沙沙声与窗外隐约的鸟鸣交织,二人虽未言语,却通过眼神与手势完成节奏的默契校准——当一方放缓倾倒速度时,另一方即刻暂停滴注,让空气与彩砂在瓶中达成微妙平衡。这一帧凝固了创作中的“呼吸感”,诠释了时间艺术对协作精度的极致追求。

沙砾层叠的诗意对话

画面聚焦于双人协作的另一维度:待沙流间隙精准投入瓶中,碎片随重力缓缓下沉,与先前的钴蓝色流沙交织出星河般的肌理。二人呼吸频率逐渐同步,在手腕微颤调整流速时,搭档指尖便随之悬停,仿佛在共同演绎一场无声的沙砾圆舞曲。特写中,沙粒坠落的慢镜头与窗外光影的跃动形成虚实对照,将协作过程升华为对时间流动性的哲学注解——唯有共舞,方能让流逝成为永恒。

指尖绽放时光之美

特写镜头聚焦于一位女生创作时的细腻神情:她单手托举沙漏,另一只手用镊子轻夹干花,睫毛低垂,目光随花瓣落入瓶中的轨迹游移。瓶内已铺陈出蓝紫渐变的星云状流沙,中央点缀的银箔碎片在光线下闪烁如碎钻,而她正将最后一朵矢车菊干花置于顶端,为作品注入自然诗意。这一画面定格了艺术创作中的“留白时刻”——当理性思维(配色计算)与感性直觉(花材选择)碰撞时,沙漏不再是简单的计时工具,而成为承载个人情感与审美哲思的微型宇宙。  

合照定格,时光艺术的集体记忆

活动尾声,参与者手持成品沙漏在背景板前合影留念。镜头中,有人高举沙漏展现渐变配色,有人将作品贴近脸颊露出笑容,还有人互相比较瓶内装饰的创意巧思。沙漏在集体手中折射出五彩光斑,如同被凝固的时光河流。这张合照不仅是活动成果的展示,更是一份集体记忆的存档——它记录了陌生人因创意相聚的温暖,见证了时间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艺术的过程,也预示着这些独一无二的沙漏将在未来某刻,成为回忆中闪闪发光的“时间胶囊”。

  ——数媒2302班 李北京

(撰稿:李北京  供稿:V沙画社  摄影:李北京  责任编辑:任海仙 秦晓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