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

STUDENT AFFAIRS

完满教育

首页 > 学工 > 完满教育 > 正文

【异科活动】秋露凝霜滋万物 书院深处育英才以多元活动绘育人新篇

发布时间:2025-10-10阅读数:

在青春的蓬勃原野上,每一场异科的相聚都如星火,点亮成长的征途。异科老师们,始终以热忱的态度、专业的素养,为逐梦少年搭建起绽放自我的梦想平台。他们将兴趣与成长相连,用一次次精彩纷呈的活动,助力同学们在追逐热爱的道路上,不断描绘属于自己的青春画卷。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充满激情与温暖的异科时光,感受个性绽放与友谊凝聚的别样美好。

【王连娣】“指尖团圆”月饼DIY

“老师,您看我这个福字月饼的耳朵做得像不像?”“面团要揉到光滑不粘手才行哦!”9月25日,异科导师王连娣老师预约的教室里热闹非凡,她正带着4名艺术学院的学生开展 “指尖团圆”月饼DIY活动,用面粉与心意揉出别样的节日温暖。

活动开始前,王连娣老师早已备齐低糖面团、豆沙馅料和各式模具,从玉兔、月亮到福字图案,丰富的材料让同学们瞬间燃起创作热情。“咱们艺术生最会玩创意,今天不用拘泥于传统,把你们的设计灵感都融入月饼里!”王老师的一句话,让现场氛围更加轻松活泼。揉面、擀皮、包馅、压模,看似简单的步骤里藏着不少学问。白雨竹同学刚开始总把馅料包漏,王老师手把手教她“捏边手法”,还俏皮地调侃:“就像给画裱框一样,得把内容好好护住。”另一边,许晓谭同学脑洞大开,用剩余面团捏出迷你月亮和小兔子,组成“玉兔追月”造型,引得大家阵阵欢笑。

一个小时后,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月饼新鲜出炉。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学生们成就感满满。“这是我第一次做月饼,比买的更有意义!”大家看着自己的作品激动的说,打算把一部分分享给舍友,让他们尝尝“校园中秋味”。

王连娣老师表示,异科交流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要搭建情感联结的桥梁。“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远离家乡的同学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也让艺术创意在生活里发光。”

【刘晓聪】围炉交流

0638太阳集团官网异科刘晓聪老师本月共开展异科活动 6 次,其中进入书院 6 次。本月,刘老师以学生新学年的学习规划为主线,按照宿舍划分小组,分别对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做了详细的了解与分析。结合每位学生自身的性格,整体来看差异较为明显。大部分学生在大三第一学期这一阶段,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路径仍缺乏清晰认知,依旧停留在 “如何度过一天” 的被动状态中。交流过程中,刘晓聪老师向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刘老师读大学的年代,大三确实并非着重考虑未来发展方向的阶段,且当时没有各类导师提供指导,完全依靠自己主动打听、摸索,甚至网络信息的丰富度也远不及现在。但刘老师同时强调,学生仍需具备一定的紧迫感,至少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业;与此同时,也应在这一时期对自己所学专业方向的发展前景建立初步认知。尽管作为异科导师,刘晓聪老师对所带学生专业的具体前景了解有限,但通过与学生的深入交流,也已大致掌握了相关方向的基本情况。

通过本月这种小范围围炉交流的形式,刘晓聪老师基本摸清了学生们对于未来的感知状态。刘老师理解,作为学生,尤其是在大学生涯刚过半的阶段,往往不愿过早将精力投入到未来发展规划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他们还有许多有趣的事物尚未体验,确实不应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规划未来上。因此,刘晓聪老师希望通过这种交流方式,将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帮助他们更早、更顺畅地为未来衔接做好准备,避免日后面临现实与预期的反差感。

【杨鸿鹏】异科导师师生见面会

智能工程学院辅导员杨鸿鹏老师,带领学生们成功举办新学期全生异科导师师生见面会。此次见面会的参与学生已升至大三年级,杨老师在会上着重强调了异科导师工作打破专业壁垒、促进跨学科融合的核心价值。活动中,通过轻松的破冰游戏与互动环节,初步消除了学生们在新学期的陌生感,营造出温暖的集体氛围,为后续异科指导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其次,杨老师有序开展了与学生的一对一谈心谈话。谈话过程中,杨老师不仅关注学生们的课程适应情况与学业困难,更注重深入了解每位同学的兴趣爱好、成长经历及内心困惑。通过真诚的沟通交流,杨老师努力成为学生们可信赖的倾听者,并针对学生们的不同情况,提供了些许切实的建议与专业的情绪疏导。杨老师还初步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思考。结合在谈心谈话中掌握的学生个性化特点,杨老师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思考未来发展方向。例如,针对有考研意向的同学,杨老师为其分析了跨学科学习的优势;对于倾向于直接就业的同学,杨老师则与他们探讨了复合型人才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鼓励大家将当下的学习目标与长远的职业规划相结合,为未来发展做好铺垫。

【李志云】师生巧手做月饼共迎中秋 异科导师制融情传文化

乐享中秋,0638太阳集团官网李志云老师带领异科学生开启了一场充满烟火气与创意感的冰皮月饼制作活动。活动室里暖意融融,各色冰皮粉、清甜馅料与精致模具整齐摆放,师生围坐在一起,在揉、捏、包、压的互动中,提前解锁团圆祥和的节日氛围。

“先取30克冰皮面团,揉匀后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片,这样包馅时不容易漏。”李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耐心讲解技巧。同学们听得认真,手上动作却不乏创意——有的将蝶豆花粉融入冰皮,揉出星空般的淡蓝底色;有的把草莓馅与抹茶馅分层包裹,打造“内有乾坤”的渐变口感;还有同学想起专业所学的视觉设计,用模具压出带有祥云、玉兔纹样的饼皮后,又用食用色素笔在边缘勾勒出迷你水墨图案,让传统月饼变成了可食用的“艺术品”。

桌面渐渐被形态各异的冰皮月饼铺满:浅粉的樱花味月饼、浅紫的芋泥月饼缀着手绘月亮。无论是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都成为了他们创作的源泉。揉面时的笑声、讨论创意时的低语、成功脱模时的欢呼交织在一起,原本陌生的师生在共同劳动中拉近距离,专业知识与传统节日也在这一刻达成了巧妙的融合。当同学们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或是分享给同伴,或是拍照留念时,活动室里的团圆味,早已比月饼更甜。

在异科导师们灼灼匠心的指引下,莘莘学子们必将怀揣热忱、步履不停,于知识的原野中深耕,亦在创新的浪潮里扬帆,书写属于青春的璀璨诗行,闪耀独特锋芒!

(撰稿:闫小刚 范伊婷 供稿:0638太阳集团官网 摄影:0638太阳集团官网 责任编辑:周思若)